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作者:张峻明 油画 300cm×250cm 2018年
作品说明:
1919年,从日本留学回国的陈望道任教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风潮”后,陈望道应《星期评论》杂志之邀翻译《共产党宣言》。1920年初,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他克服生活条件艰苦和参考资料匮乏等困难,全身心投入到翻译工作中,一度入神到不分墨水与甜汤的地步,并于4月完成译稿。是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付梓,全属内文共56页,竖排每页11行,每行36字。首次印行1000册很快售罄,9月印行的第二版同样热销,之后数度重印,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创作谈:
1920年4月底,陈望道在浙江义乌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之后这本只有28000多个汉字的小册子,成为中国共产党创造信仰故事的思想起点。
我曾在2015年10月去义乌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画过一幅写生作品,现藏于义乌博物馆。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再一次选择了陈望道——《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我想,这是受信仰的感召,可以再次品味信仰的力量。
创作草图
随即就开始了去义乌收集素材,前后去过两次。陈望道故居位于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糖村,是一幢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庭院建筑,我在故居里漫步构思,创作构图在脑海中渐渐浮现。看着今天这里的陈设,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受信仰的感召,千里迢迢来到这里,重温入党誓词,仿佛是对近一个世纪前那位伏案疾书,追求共产主义青年的遥远回应。故居右角不远处是陈家的柴房。从柴房到正厅,我竭尽所能将捕捉到的一切转化成视觉语言,待构思逐渐清晰后,义乌当地领导还从模特选择到画面中的道具补充都给予了尽力的满足。
历史画的创作是要讲究在场感和融入感,情节性成为画面构成的总基调。我在创作构思阶段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模特的选择,因为陈望道的照片极少。为精确刻画陈望道的形象,我前后两次到义乌收集素材。陈望道母亲拨亮烛火,此刻的画面恰好喻意薪火相传,而陈望道则头望窗外站姿,右手握笔,暗示东方欲晓的动态。
作品展示的是近一个世纪前的故事,在民族彷徨之际,陈望道先生高高擎起的马克思主义旗帜,同信仰一并汇入真理、民主、科学、进步的潮流中。